曾锦德艺术馆
画   展
出   版
陶瓷创作与发明
资   讯
德化二厂
艺  术
儒 释 道
文  学
瓷   器
艺术教育

2012年10月4日,重建中的鹏峰宫


     曾锦德先生日记记载:1981年10日完成鹏峰宫壁画。而依据先生好友昆元回忆,当时先生在鹏峰宫画了近40米长佛教人物壁画。

     2012年国庆,我和紫涵寻迹前往,看到新的鹏峰宫正在建设中,现场工作人员说:“旧鹏峰宫被机械整座推倒,现仅存石大门,宫内壁画肯定是没有了”。寻到鹏峰宫临时管理处,20年沧桑,管理处的老阿伯已无记忆,宫内也未保留照片。

     忆及先生赠送一位学生40多幅字画,学生将作品放置床底,全部霉烂.......先生一生心血,还有多少在被不经意的摧毁。

     先生隐居深山41年,淡薄名利,热情好客,留下大量作品在民间,如何唤醒和保护这些作品是我们工作的重点。

     作为广告人我们知道——宣传就是最好的保护!

     曾路 2013年1月10日


-----------------------------------------------


     艺术遗产保护:聚焦曾锦德壁画与非物质文化传承


     在曾锦德先生的艺术生涯中,1981年完成鹏峰宫壁画这一事件无疑是他对传统佛教艺术传承与发展的一大贡献。这幅长达近40米的佛教人物壁画,承载了曾先生深厚的艺术造诣和虔诚的信仰情怀。然而,随着时光流转,岁月无情,旧鹏峰宫因故被整体拆除重建,珍贵的壁画未能得以保存,成为了艺术界的一大遗憾。

     2012年的探访揭示了一个残酷的现实:许多非实体文化遗产由于缺乏有效的管理和保护措施,在历史变迁中可能轻易消失殆尽。即便是曾先生赠予学生的那些倾注心血的作品,也可能因为不当储存而损毁,这种损失令人痛心疾首。

     在此背景下,曾路提出的观点掷地有声——“宣传就是最好的保护”。作为广告从业者,深知提高公众意识、传播艺术价值的重要性。对于曾锦德先生及其他艺术家遗留于民间的作品而言,加大宣传力度,让更多人了解其艺术成就与文化意义,进而促进相关作品的收集、整理和妥善保管,无疑是保护这些艺术品生命力的关键举措。

     因此,我们应当积极推动对曾锦德先生作品的系统性普查与登记工作,并借助媒体、展览、教育等多种途径弘扬其艺术精神,同时倡导社会各方力量共同参与民间艺术遗产的保护,确保曾锦德先生以及其他类似艺术家的艺术成果能够得到应有的尊重和传承。

     龙一 2024年清明节




曾 锦 德 艺 术 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