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锦德艺术馆
画   展
出   版
陶瓷创作与发明
资   讯
德化二厂
艺  术
儒 释 道
文  学
瓷   器
艺术教育

     儒家是先秦诸子百家之一,由孔子所创立,注重“人道大伦”,希望推衍“爱与敬”,强调仁与礼相辅相成,以人为本,是一个不断发展、与时俱进、昂扬向上的学术流派。以下是对儒家的详细介绍:


一、历史背景与起源

     儒家脱胎自周朝礼乐传统,其思想资源来源于尧舜与西周的《尚书》《诗经》等文化经典。孔子(前551-前479),名丘,字仲尼,春秋时鲁国陬邑(今山东曲阜)人,是儒家的创始人。他首次打破了旧日统治阶级垄断教育的局面,一变“学在官府”而为“私人讲学”,使传统文化教育播及到整个民族,从而奠定了儒家思想坚实的民族心理基础。


二、核心思想

     儒家的思想体系以仁、义、礼、智、信、勇、诚、恕、忠、孝、悌等为核心,强调德政、仁政,注重道德伦理教育和人的自身修养。在政治上,儒家主张以礼治国,以德服人,呼吁恢复“周礼”,并认为“周礼”是实现理想政治的理想大道。此外,儒家还特别注重社会管理,尤其注重管理者的素质,提倡教化,抨击暴政,力图重建礼乐秩序,移风易俗。


三、代表人物

     儒家的代表人物包括孔子、孟子、荀子、曾子、颜子等。孔子是儒家的创始人,被后世尊称为至圣;孟子是战国时期儒家代表人物,继承并发扬了孔子的思想,被后世尊称为亚圣;荀子是战国末期儒家代表人物,对儒家思想有所发展,在人性问题上提倡性恶论。


四、经典著作

     儒家的经典著作包括《易》、《书》、《诗》、《周礼》、《仪礼》、《礼记》、《春秋左传》、《春秋公羊传》、《春秋谷梁传》、《论语》、《孝经》、《尔雅》、《孟子》等,这些著作被世人奉为“经”,受到历代帝王的推崇。


五、历史发展

     儒家思想在春秋战国时期逐渐兴起,成为显学。然而,在秦朝时期,由于秦始皇“焚书坑儒”,儒家思想受到重创。西汉时期,随着董仲舒提出“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儒家思想逐渐成为官方正统思想,对中国历史产生了深远影响。此后,儒家思想不断发展演变,形成了不同的学派和分支,对中国社会、政治、文化等方面产生了广泛而深刻的影响。


六、现代影响

     儒家思想不仅对中国历史产生了深远影响,而且对现代社会仍具有重要意义。儒家思想强调道德伦理、和谐共处、以人为本等理念,对于构建和谐社会、推动人类文明进步具有积极作用。同时,儒家思想也被广泛应用于企业管理、教育等领域,成为现代社会发展的重要思想资源之一。


     综上所述,儒家是一个具有深厚历史底蕴和广泛影响力的学术流派和思想体系。其核心思想、代表人物、经典著作以及历史发展等方面都体现了儒家思想的独特魅力和深远影响。







曾 锦 德 艺 术 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