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锦德艺术馆
画   展
出   版
陶瓷创作与发明
资   讯
德化二厂
艺  术
儒 释 道
文  学
瓷   器
艺术教育

     “幽玄”是一种独特的审美意识,源于日本中世,由藤原俊成等歌论家以多角度的探讨逐步规范了其美学内涵。其核心在于崇尚“余情”之美,即在有限的物象中蕴含无限的情意,追求一种“境生象外,意在言外”的精约之美,引发欣赏对象的联想和想象,传达出丰富的思想感情内容。

     在风格趣味方面,“幽玄”从偏重“妖艳”到讲求“恬淡”,体现了其审美趣味的转变与丰富。它强调隐藏不露、笼之于内,与露骨、直接、尖锐的感情表现相反,具有优美、安详、柔和性,带有与隐微荫翳相伴的寂静。这种美意识不仅体现在文艺作品中,也渗透于日本社会、生活、情爱以及民族精神等诸方面。

     此外,“幽玄”还包含了一种神秘性和超自然性,虽关乎宗教、哲学的观念,但仍可感受到其中的“美的意识”。这种审美意识体现了对生活于其间的自然风土,特别是对缤纷的色彩的感受与感动,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日本美意识。

     在文学作品中,“幽玄”表现为一种凄厉之境中的妖艳之美或一定程度的壮美,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深邃的思考,使读者能够感受到作品所传达的深厚情感与独特韵味。在绘画作品中,“幽玄”则体现为一种简约而不简单,空灵而不空洞的艺术境界,通过墨色的浓淡、线条的疏密以及构图的布局等手法,营造出一种深远、寂静、内敛的美感。

     总的来说,“幽玄”的审美意识是一种深邃而独特的艺术观念,它强调隐藏、含蓄和内敛,追求余情之美和言外之意,体现了对生活、自然和艺术的深刻感悟和理解。这种审美意识在日本文化中占据了重要地位,并对世界艺术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曾 锦 德 艺 术 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