甜甜弹琴爷爷作画 2002年 44x67cm 纸本设色
绘画中的留白之美
文/芝己
绘画中的留白是中国传统艺术尤其是国画中的一种重要技法和美学理念,源自中国古代文人士大夫对于自然与宇宙的独特理解。留白并非简单意义上的空白区域,而是与画面中的实体元素相互作用,共同构成完整而富有内涵的画面空间。在曾锦德先生的画作《甜甜弹琴爷爷作画》中,留白的运用同样极具艺术张力和哲学思考。
留白之美在于其创造了一种意在言外、言有尽而意无穷的艺术效果。在画面布局上,留白能够引导观者的视线,使其在有限的空间内感受到无限的想象空间。比如,曾先生没有直接画出钢琴,而是通过对孙女甜甜弹奏姿态的刻画,结合画面的空白处理,使观者能够轻易地想象出钢琴的存在,甚至听到音乐的流淌。这种虚实相生的手法,使得留白成为了承载情感、情绪和故事的重要载体。
进一步来说,留白还体现了艺术家对于生活、宇宙万物运行规律的理解,以及对于艺术表现方式的高超把握。在中国画中,留白常被视为“气韵生动”的关键所在,它是画面呼吸的地方,是阴阳相生、动静结合的象征,让观者在欣赏画作时得以心灵上的宁静和自由想象的空间。
在曾锦德先生的作品中,通过巧妙的留白设计,不仅提升了画面整体的审美层次,还传递出深厚的文化底蕴与人生哲理,使得作品超越了表象,成为了一种富含哲思的生命体验,这也是留白之美的核心所在。通过留白,艺术家赋予了画面更加广阔的解读空间,让每一位观者都能在自己的心中填补那份空白,完成与艺术品的个性化对话。
芝己 2024年撰于南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