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文章
纪念文章
访谈整理
壁画保护
观后感言
作品赏析

      我们过去看很多展览,都是来自于很严格训练的学院背景。今天看到这个展览让人感觉他来自于非学院的画风迎面而来,虽然他有着学院的背景作为前题,但是他的作品所呈现出来的,我感觉已经超出了过去我们所认知的学院框架,包括他的技法系统。

      另外一个非常大的感触是,我们会举办这样一个画展来还原曾锦德先生。我们的史学、美术的理论界,在叙述当代绘画时,都是受到货币资本、文化资本、社会资本的制约。尤其我们在看当代绘画时,我们会看成财富排行榜,这个画家画价很高,它受到的影响非常大。

      这一个展览让我想起过去80年代曾举办过的黄秋园的作品展。当初黄秋园的作品展出的时候也引起了非常大的轰动,引起美术界非常大的轰动。那时的背景人们在感叹中国画的穷途末路,黄秋园的横空出世,引起评论界非常大的重视。李可染看完黄秋园展览时他说:国有颜回而不知,意思就是说国家有颜回这么圣贤之人,我不知道。

      今天范老师来举荐曾锦德老师,对美术界的理论工作者、美术批评工作者提出一个很高的要求,就是说你不仅仅是要超出看待美术史叙述惯常的一种方式,不能套在我们学院的或者时下比较流行的历史叙述的模式里面,美术史论家应该有勇气按照自己史观的立场,按照自己的美术史的价值坐标体系和判断体系来观察遴选,来重构来叙述我们的美术史。这是我看完展览后非常大的感受,这尤其是我们美术理论工作者的责任心,担当。

      刚才关于曾锦德先生的画风,很多老师有很好的叙述,他确实是以性灵、以真性情非常自由表达的艺术家。我在看他的画的时候很自然的去观察他的书法。书画家分两大类,一个是以工见长,一个是以性见长。过去对一个艺术家的理想状态要性工两具。

      曾锦德先生有学院背景,他的画里面充满非常高的天赋,我想很多画家是渴望不可及的,里面充满的灵性,是很多画家苦苦追求所不具备的,这是非常难得的。

      我们古代讲“笔简形具,得之自然。”就是笔简形具,逸笔草草,能吐我胸中之块垒,能够与自然天地共往来。把宇宙的包括绘画最本质的东西表达出来,我看锦德先生的画就有显现这种东西出来,非常可贵。尤其我们看惯了以技术为主流的,包括学院的画风,他确实有很清新的一种感受。他绘画的成就确实需要我们理论工作者细细的思考,慢慢去整理思考,重新发现他的价值。


      黄映恺  福建师范大学美术学院副教授  

      2015年3月26日曾锦德画展学术研讨会





曾 锦 德 艺 术 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