闻着空气里淡淡的香味,坐在家乡的相思树旁写下这些回忆...
爷爷是个农民还半经商,曾祖父常年在外经商走布匹,染料,在台湾和香港经商,在厦门漳州惠安留下了无数足迹和房产,经历战乱,曾祖父创办的上泉裕,下泉裕名下的公司至今犹存。在四十几岁动乱时期被打成资本家。而后受重创!弃世而去...
那时爷爷在男丁中排行老五,起名曾秀金。内敛敦厚的爷爷就是在这种外患内忧的环境中长大的,后来娶了家里开私塾(怡山小学)外太公的二闺女苏晏,她开朗,是个勤俭会持家的女人。爷爷一辈子疼老婆爱孩子,性格很温和,朴实善良。做他们的孩子很幸运,全部送入学校读书;爷爷奶奶在我心中的形象一直很伟大!很美好!
曾氏这个大家族培养出了很多对社会有用的人才,文人及商人.....
从小喜欢在老闽南古宅楼上--看着天上繁星点点, 邀奶奶说过去的故事。地上铺着草席我就那么躺着、听着,不时天上还有一架飞机飞过,几只萤火虫慢慢飘过。老闽南古宅--飞机--萤火虫,完美的古典与现代结合。
奶奶那些故事听过不下一百遍,可每次都当成第一次在听...我的表情很庄重,奶奶更是认真在讲着...下次换爷爷讲,我又在塔楼上不耐其烦地听着...每次别的小孩溜得手,跑出去玩了,我就不行。看着爷爷奶奶慈祥的样子我就是硬不下心走不掉,索性就坐下来听那些已经会背的老故事。我知道和老人相处的时间实在不多,只能在寒假或暑假由父母拖儿带女,经过一昼夜长途跋涉,才能到达爷爷奶奶现在住的海边小乡镇。
有经历才知难!转了三,四次车后,还要背着重东西(陶瓷)、衣物,饿着肚皮,步行八里路...从天没亮起的床,摸到天黑十点还没到老家...哥哥是老大,不止晕车,东西分配的比例较多,经常边走边晕边在路边吐,因为那个路真的好像没有尽头...爸爸当然比我们辛苦很多倍,他每次在寒冷的冬天还汗流浃背,大包的东西似乎都在他身上,一路还要小心翼翼地保护我们上车下车或前行...看着爸爸总是咬紧牙关挺着胸,用十分坚定的眼神告诉我们,家就在前方...
当时爸爸都是发电报告诉爷爷奶奶归家的日期,有时亲人们也都会拿着扁担及大箩筐到车站或村头迎接我们,看到人的时候大人小孩都会欢呼雀跃。
年夜饭我们吃的主食是白米饭,还有奶奶自己养的十来斤的药膳炖大白鸭汤,香气从很远就扑鼻而来。每个人都胃口好好,又吃得饱饱。平时家中的美食又多多,特别是每天爷爷在凌晨四,五点送上来的手工磨制的花生汤,或热水冲泡农家土鸡蛋,哇塞,那么香甜的味道,在哪里都不可能尝得到的,爷爷总是告诉我们,来快趁热喝下去再睡,这样有营养。
终于,我们吃完了爷爷奶奶储备了半年的干粮,你们都不知道来了一群大胃王,特别是我从不知什么叫饱,奶奶说的...她说从小为我加了一碗又一碗的粥饭。只要问我,还要吗?我会很肯定说要,奶奶说我从没说自己吃饱的时候.爸爸也老是说我从小就好养,不挑吃。
爷爷奶奶的故事我从假期之前就开始写了,现在越到离别时感情就越强烈!特别是奶奶,在我们离开家乡的那天,爸爸每次都不让她踩着碎步在后面跟,叫她阿婶,回去,回去,故意板着脸大声对她说话,奶奶含泪转头小跑着往山上去了,我在而立之年的时候才渐渐明白爷爷奶奶当时的心情,当时真是少年不知愁滋味,我们对爷爷奶奶的留恋情意又及他们爱里的万分之一吗?有一句老话,“过节是孩子开心,大人愁”,热闹了一番,就这么散了,又散了...
远远的,就看见奶奶高瘦孤独的身影,站在山上的大石头正向我们不停地挥着手,这一幕每年令所有人都流下热泪...我知道她一定要等到看不见儿孙后才肯回家。我早已经发现家里的所有亲人都有送出门一步三回头的习惯。爷爷呢,早早就被爸爸阻止在四合院门口,偷抹眼泪。从望眼欲穿的等待,到伤离别,他同样的爱我们从没改变过。漫长的几十年,年年都如此。许多人非常羡慕我们有这样好的爷爷奶奶,其实这也是我一生回忆不尽的满足吧。爷爷奶奶很宽容,从不会因为个人的意愿挽留你,有事你一定要去做,让你走...
爸爸后来盖了新家就在那大坪石上,爷爷奶奶至今还住在新家里,海边风很大,爷爷种了很多树来挡住风沙,我给北边那两棵相依的榕树起了名字;大的那棵象征爷爷叫和谐,小的那棵象征奶奶叫和韵。还有爷爷种下满山遍野的萱草,各种果树,加上本来就有的五颜六色的小维菊花,真是漂亮极了,神圣得就像人间的伊甸园。爸爸给它起了一个好听的名字叫《日月园》。日和月的德馨代表父母在天的伟岸,也就是要纪念父母的恩典、恩德。这也是我们小时候经常去玩有小摇篮躲的大坪石上的家...以前奶奶每天到吃饭的时候,都站在闽南民宅的门口往日月园的方向喊,阿路...阿明...吃饭了...然后会有满山的回音。
阿路...阿明...吃饭了...阿路...阿明...吃饭了...
姑姑们来回挑着行李、干货,甚至挑着哥哥,我和弟弟。我们就顺着他们的步伐左右摇晃嬉笑着,打闹着,童年就这么无忧快乐着。现在才知道姑姑肩上的担有多重,她们承载着父母及所有亲人的期待,把我们接来又送出门,姑姑一路不肯停下,待到放下我们时个个满头大汗,长长吐了一口气站在路边休息,可看她们表情却都还是乐在其中。
曾明
2013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