甜甜弹琴爷爷作画 2002年 44x67cm 纸本设色
虚实相生——留白之美在国画中的体现
文/曾路
绘画中的留白,是中国传统艺术,尤其是国画中的精髓所在,它源于中国古代文人士大夫对自然与宇宙的独特理解。这种技法并非简单的空白,而是画面中不可或缺的元素,与实体元素相辅相成,共同构筑出一幅幅内涵丰富、意境深远的画面。
在曾锦德先生的画作《甜甜弹琴爷爷作画》中,留白技巧的运用同样达到了很高的艺术水平,充分展现了言有尽而意无穷的艺术效果。画面中的留白,不仅引导观者的视线,更在有限的空间内创造出无限的想象空间。例如,虽然曾先生并未直接画出钢琴,但通过对孙女甜甜弹奏姿态的细腻刻画,以及画面空白的巧妙处理,观者能够轻易地想象出钢琴的存在,甚至仿佛能听到音乐的流淌。这种虚实相生①的手法,使得留白成为了承载情感、情绪和故事的重要载体。
留白之美,更在于其体现了艺术家对于生活、宇宙万物运行规律的深刻理解,以及对艺术表现方式的精准把握。在中国画中,留白被视为“气韵生动②”的重要表现方式。通过留白,画面中的气韵得以流通,营造出一种空灵、深远的意境。这种意境不仅仅是一种视觉上的享受,更是一种心灵上的触动,能够引发观者对于生活、自然和宇宙的深刻思考。
此外,留白还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哲学思想。在中国哲学中,阴阳、虚实等概念被广泛运用于各个领域。绘画中的留白,正是这种哲学思想在艺术领域的具体体现。通过虚实相生的手法,画家将阴阳两极的理念融入到画面之中,使得画面呈现出一种和谐、平衡的美感。这种美感不仅仅体现在视觉上,更体现在对于宇宙万物运行规律的深刻理解上。
综上所述,绘画中的留白是中国传统艺术中的瑰宝,它以其独特的艺术效果和深刻的哲学内涵,成为了中国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元素。在曾锦德先生的画作中,我们可以看到这种技法的精湛运用和深刻内涵,感受到中国传统艺术的博大精深和无穷魅力。
芝己 2024年撰于南京
————————————————
①“虚实相生”是指虚与实之间的相互依存和相互转化,是一种深奥的哲学思想,也是艺术创作的重要原则。在绘画中,留白与实体相互衬托,营造出深远的意境;在文学中,虚实交织,使作品意蕴丰富,引人遐想。这种手法不仅拓宽了艺术表达的空间,也提升了观众的审美体验。通过虚实相生的运用,艺术家能够创造出更加生动、深刻且富有内涵的作品,引领我们走进一个更为广阔的艺术世界。
②气韵生动是南齐绘画理论家谢赫在《古画品录》中提出的六法之首,它强调艺术作品应展现出生动的气韵和内在的精神气质。在绘画中,气韵生动不仅要求画面形象自然逼真,更要赋予其以生命的活力和情感的表达。通过精湛的笔触和独特的构图,画家能够将自然景象或人物形象呈现得栩栩如生,仿佛呼吸之间都能感受到其内在的生机与活力。
六法具体为:气韵生动、骨法用笔、应物象形、随类赋彩、经营位置、传移模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