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校意想图 1977年 33x32cm 纸本设色
《母校意想图》——曾锦德的母校重建方案
文/魏巍
在《母校意想图》中,曾老为母校鼓浪屿福建工艺美术学校构思的重建方案展现了他对东西方美学的巧妙融合。他汲取了宋朝的极简主义美学精髓,并将其与西方教堂的宇宙天穹理念相结合,设计出一座既实用又美观的教学楼。这种古曲新唱设计理念不仅贯彻了“学以致用”的实用主义精神,让人们“似曾相识燕归来”,深切地感受到东方“天人合一”的生活哲思与智慧。
在教学楼的设计中,曾老展现了高超的艺术造诣。他巧妙地将西方教堂的复杂装饰去繁为简,运用极简主义的手法进行高度概括,使得宋朝的极简主义美学得以在作品中完美呈现。这种设计不仅凸显了东方的意境美,体现了曾老对东西方文化的深刻理解与超越时代前瞻性学识融通贯汇的天赋。
此外,作品中展现的结构主义雕塑是曾老艺术才华的集中体现。虽然雕塑的形象并不明确指向某一位先知或哲学家,但其所蕴含的尊天敬祖、放眼全球、海纳百川的闽南文化包容性却足以让每一个观者为之动容。这种包容性不仅体现了曾老对闽南文化的深刻理解与热爱,让人们能够从中领悟到根植华夏深厚的文化底蕴与智慧,又极具东南沿海海洋文明的国际化视野与开拓精神。
不同于现代建筑施工图,曲线栏槛围墙与欧洲巴塞罗那建筑大师高迪的设计思想“同工异曲之妙”,曾老的《母校意想图》的图像构图与布局表达的不仅是实用建筑,更是一件充满想象力和历史人文关怀的艺术建筑。
魏巍撰于甲寅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