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涛 1975年 27x39cm 纸本设色
《秋涛》
——自然与生命的赞歌
文/曾路
在1975年10月,曾锦德创作了《秋涛》,这是一幅尺寸虽小(39x27cm)但气势磅礴的山水画作品。画作中散发出的动感与生命力令人震撼,大自然的激越与秋日的绚烂在这方寸之间被完美定格。
生命之歌
在《秋涛》的中心位置,瀑布以S形三叠的优雅姿态倾泻而下,如同大自然谱写的流动诗篇。那些自由挥洒的线条,诠释了大自然的野性之美与原始力量的交融,彰显出强烈的节奏韵律。此景壮丽非凡,仿佛天上引来的黄河之水,令人不由自主地想起李白描绘的雄伟景象,将大自然的恢宏与壮美展现得淋漓尽致。
瀑布之下,潭水轻波荡漾,与四周树丛相映生辉,共同绘就一幅和谐的风景长卷。尤为引人注目的是前景中的一棵壮年树,它身姿挺拔,枝叶繁茂,S形的树干宛如龙腾之姿,仿佛在与瀑布默契共舞,两者相互辉映,更添风采。
这棵树后,一棵古老的树木静静地屹立,秋风已掠去其大部分叶片,却更显露出它坚韧沉静的气度。
两棵大树之间,一棵小树生机盎然,正在努力生长。它的主干笔直地伸向瀑布,树梢随风剧烈摇摆,好像是在尽情感受瀑布与潭水交汇的壮阔波澜。
树丛四周,深色的石块在水面若隐若现,它们随着水波轻轻荡漾,宛若一群活泼的游鱼在潭水中自由穿梭,为整个画面增添了灵动与生气
构图与色彩
在此作品中,瀑布与树丛均精妙地运用了S形构图,二者彼此交融,共同营造出一种循环往复、生生不息的视觉享受,宛如大自然精心演奏的一曲宏伟交响乐。
在色彩运用方面,曾锦德别出心裁。瀑布转折处的山石,以深邃的墨色细腻描绘,生动展现了激流冲刷浸润的痕迹。山崖的局部则以十字交叉的线条勾勒出斑驳的纹理,再施以淡淡的青绿色调,使得山崖的质感更为坚硬且逼真。而橘红与土黄的巧妙渲染,不仅增强了山崖的立体感,更充分展示了自然的瑰丽与多彩。
秋林以橘色调为主旋律,与山石的色彩形成和谐的呼应,进一步强化了秋日浓郁的氛围。那棵小树,以鲜明的草绿与青绿交织着色,生动地展现了其蓬勃的生命力。壮年树的主干则以浓墨勾勒,枝叶部分则以橘色为主,点缀着点点青绿,为整个画面增添了更为丰富的色彩层次和深度。至于那棵古老的树,则以赭石与橘色精心点染,尽显其深沉而古朴的韵味。
结语
曾锦德的《秋涛》以其精湛的构图与色彩运用,将大自然的壮丽与生命的活力完美地呈现在观者眼前。这幅作品不仅是对秋日美景的赞美,更是对生命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深刻诠释。欣赏这幅画作,仿佛能够听到大自然的呼吸,感受到生命的跳动,让人陶醉其中,流连忘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