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文章
纪念文章
访谈整理
壁画保护
观后感言
作品赏析

      曾老先生对西方关注过,从他的画当中可以看出来。画内心的所思所想,都表现出来了,而且也很成熟了,自己的东西都有了。

在形式上曾老先生是中国那种含蓄,中国文化当中那种意蕴的东西,一种格调的东西,看到他清高的一面,有自己价值判断,一点世俗也没有。

曾老先生是一个丰满的人,是一位大家,他的人格在他的作品里面是很突出。如果把他同等来对比的话,他是徐渭、八大,这样的,精神上一种完善,一种震撼力。

按照他那种年龄,他应该生活在政治最红火的时候,他能游离于政治之外,这是一个有独立人格意义的艺术家,就是对金钱,对所谓的功利,不屑一顾。如果他要低到哪了,不是这一种东西,画出来他就不是这样的。而且他的视角很低,不是要追求所谓传统文人画的哪种清高,那种所谓的高高在上,远离世俗的那种,他寻常风景如画。自己的感受,自己的兴趣,景色打动我了以后,寻思把他画出来,很好。

这种画我们要再认识清楚,为什么这样说,你曲高和寡,当他达到的高度越高,认识就越滞后,这个没办法,很少有人能欣赏得了,没有那么多人能看得懂。人家说这个画得不准,这个不清楚,这个也没交代清楚,其实完全不是那样的。太好了。

很好,他很孤独。

南方人、福建人画最好的,应该是他!

 

广州岭南,他们画里面有一种魅的东西,还有一种软的东西。

曾老先生画里面释放的那种东西就有力量,但是他很讲究,他的东西一看稀里哗啦,很讲究的,其实这种难度高,这种难度很高的。

       一个画家在历史上要成立的话,必须有自己的一套语言方法,言说方式,这个方式不同于今人也不同于古人,而且是自己独特的,是在中国文化的审美范畴之内。比如一些人说:我创作出来一个新玩意,但是他不是中国的语境,不是中国画审美本色的东西,那么他就不成立。比如说吴冠中,大家也说他是大师,但是他对我们传统文化的理解不够,他经常说作画如何如何,其实恰恰证明他没进入中国画,没进入中国画的正脉上,所以你看他的画,所谓的彩墨画,不动人,一种表面上形式上的东西。

那种所谓主流已经搞到无路可走,我们在进行中国文化发展的一种反思,就是说对我们传统不重视,导致的恶果,这种对传统毁灭性的拆除,他不仅是文化方面的问题,艺术方面的问题,包括社会方面的问题,道德方面的问题,综合起来对传统文化的一种歧视导致的,现在很多社会问题都是这样。

       70年代这样画不得了!

恰恰是他个人的边缘性,如果他是体制内主流身份他可能就不这样画了。

他的心态还是比较中庸的,太好了。

没有主题,技法也都很自由。

很大胆…

这是一个文人画经典的个案。

      乐祥海(北京画院艺术部主任)

2013年12月24日

曾 锦 德 艺 术 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