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年记事
鹭岛求学
戴云蒙养
诗词文章
艺术笔记
教书育人
信        函

德化陶瓷公司陶瓷造型、装饰培训班

花鸟辅导提纲


一、    勾线基础练习——中国画范围

二、    师造化——与传统继承关系

三、    生活、构思、构图

四、    颜色的运用

五、    翎毛、花卉、草虫

六、    心专艺精——用心不杂,乃是入神要路——黄山谷


                            编写 曾锦德

                            1982年4月9日初稿

                            21日校补  午、雨


一、勾线的基础练习

     学画先进运笔,笔拿得稳,时间久了,熟能生巧,线条就能画得圆转流畅,如行云流水,自然活泼。基础练习,主要训练指、腕、肘的准确性和生动性。对用笔运力的掌握,初学时要顿挫分明、停行明确、粗细清楚、笔意自然,不要被求准确所束缚。等到初步掌握了笔性,然后再求准确和生动自然。博巴说:“线条是最有生命力的因素。”巧要不离形,拙应显质感。要沉着不板滞又虚灵不浮滑,避免柔弱无力、顿挫不明、落笔草草的毛病。线的作用,是用于表现对象的轮廓、透视、转折、质感和运动感等。进而描绘出形象的神态。一般说以明确、流畅、简练为好。布莱克说:正如生命一样,艺术的伟大而可贵的规则就是这样一回事:轮廓线愈是明确、锐利、坚韧,艺术作品愈是完美。”中国画离不开线条这一独特的艺术表现手段,“勾勒”着色在工艺上的使用更加突出。官窑粉古彩是我们工艺绘画恢复发展和追求的目标,我们要坚定地继承这一民族风格又适当吸收外来文化,以中国传统绘画理论指导和提高自己的装饰水平,宣传祖国文化。陈师曾有这样一句话对我们掌握传统绘画有相当的指导意义,他说:“六法首重气韵,次言骨法用笔,即其开宗明义立定基础,为当门之棒喝。至于因物象形、随类赋彩、传移摹写等不过入学之法门”。意思除了“经营位置”另当别论外,第一、二两条是天健因素,后三条应该在入门阶段就通过临摹和写生打好基础。

     六法:气韻生动、骨法用笔、应物象形、随类赋彩、经营位置、传移模写。(南齐谢赫“古画品录“)

     附录:六要——荆浩(画山水录)

     一、   气——心随笔运,取象不惑;

     二、   韵——隐迹立形,备遗不俗;

     三、   思——删拨大要,凝想形物;  妙绘、勾取

     四、   景——制度时因,搜妙创真;

     五、   笔——虽依法则运转,变通不质不形,如飞如动;

     六、   墨——高低晕淡,品物浅深,文采自然,似非因笔。


二、师造化: 知识(直接 间接)

     黄公望指出:“作画只是个理字最紧要。”吴触诗云:“良工善得丹青理。”明唐志契说:“若理不明,纵便墨色淹润,笔法遒劲,终不能可法可传。”齐白石有一方印刻“夺得天工”也是这个意思。要懂得这个理,只有坚持深入生活,不断写生实践。韩幹画马把厩中万马当老师,对马的举止动静无不仔细考察分析。曾云巢草虫画得非常神妙,罗大经问他说:“谁传给你这本领呢?”曾笑笑说:“哪有什么人传呀,只不过我从小就喜欢把它们养在笼里观察,日夜不厌。以后为了把它的自然形态更充分地掌握,我就常常爬在草地上偷看它们的生活特点和脾气,只是这样。”

     但是写生也不是机械地搬取自然,而是掌握它们的生长规律,研究它们的特征、组织结构,进行剪裁、取舍、夸张和改造,根据我们装饰造型的要求“移花接木”,使它拟人化。不要使它变成照相标本一类的东西,没有感情性格。诗人杨万里对水仙花的描绘,要比单纯搞绘画的人高出一筹,所谓诗中花画,画中有诗,说来八个字、不是心血培养谈何容易:韻绝香仍绝,花清月未清。天仙不行地,且借水为名。开处谁为伴?萧然不可亲。雪宫狐弄影,水殿四无人。兰蕙之性天然高洁如大家主妇,名门烈女令人有不可犯之状。(清 汪之元)

     临摹古代优秀画家的作品,学习古代作家的诗词文章,可以使我们继承和发扬祖国优秀的文化遗产,提高艺术素养。王原祁说:“画不师古如夜行无烛,便无入路,故初学必以临古为先。”又说:“临画不如看画最为笃论,临画往往拘局形迹,不能洒脱;看画凡惬心之处,熟于胸中,自能运于腕下,久之自与古人吻合。”这是根据不同程度的人说的,要活到老学到老,不能自满自足。现在科学技术发达了,交通缩短了距离,印刷术发展並扩大了发行量,这些空前的因素,我们都要尽量利用,不要辜负了人生一世,把岁月空抛。希望从事工艺行业的同志,勤字当头,多读、多看、多想、多练。


三、生活、构思、构图

     六法中的经营位置,也是源于生活。“漫道此花真富贵,有谁来看未开时”。构图学主要是把主次分清楚,去年种牡丹的人很多,大家都在等待它开放。绿叶虽多,宾不夺主:“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问题不在多和少,而在精。在于通过比较,给人予美的享受、教育。

     整体感美是具体构图的决定因素。大局未定,而局部已先动手,就像小孩刚学写字,看一笔画一笔,顾此失彼,歪歪扭扭。要意在笔先,胸有成竹,把宾主、虚实、疏密、真假、轻重关系细细酝酿胸中如下棋一般谋算,要通盘考虑,不能扭定一块,要自始至终,互相呼应关照。蒋和《写竹杂记》说:“一幅数竿,有宾主,有掩映,有补缀,有衬贴,有照应,有参差,有烘托。”在布局中,有四个字可以着磨:“相反相成”。在音乐、诗歌、舞蹈、歌剧、相声、武术、建筑各方面,无不讲究对比、节奏、韵律,无不反对一个平淡无奇,千篇一律。要有个性,红楼十二钗《毋忘我》的现代青年为什么活灵活现?深入生活挖掘——“夕阳芳草寻常物,解用都为绝妙词。”

     花鸟的构图取势很要紧,上引《水仙》一诗就是拟人的例。齐白石印谱有“草木未必无情”。要画得含烟带雾,态度绰约,画得迎风舒笑,清芬甩袖。不要败叶飞絮,使人伤感,更不要扭扭捏捏出洋相。内家拳法的“化象模仿”又是人拟物造型艺术的典范,每一套招式都是博采大自然和动物界的优美形象编制:有如狂风扫物,有的如鱼翔水中;有的如山岳宁静,有的如岸边激浪;有的如滕云驾雾,有的如古月沉江……变幻莫测,真假结合,保留蓄势,控制感情,使精神力量内涵达到虚实相生、得心应手的高深境界。不管鹤舞雀斗还是临清池而梳妆,“画画,不意味着顺从现实去复制它,而要寻求诸种关系的和谐。”(塞尚 语)

     实处就法,虚处藏神一直是形式美的重要原则。“蝉噪林益静,鸟鸣山更幽。”黑反正于白,深相对于浅,对立统一的规律,自始至终横贯构思、构图及局部穿插和笔墨中。——组织矛盾,变化,无终无始。


四、颜色的运用

     除去写生掌握的植物、鸟禽、草虫本色为根本之处,色彩的节奏感要求我们要有意识地进行位置上的调整搭配,避免平板而缺少反顾呼应。前代的粉古彩在这方面的发挥是十分宝贵的遗产。如果说六个基本颜色好比六个音阶的话,一再通过变化和组织,那就可以达到动人肺腑、美不胜收的艺术效果。

实际使用的六种方法有:

     1、       调:把不同色素的颜料调合起来画。

     2、       罩:以一种颜色盖住另一种颜色,相互掩映而出现新的色彩效果,山水最用得上。

     3、       接:两色相接,接连处互相渗透,不留痕迹。

     4、       染:一支平头扫笔,一支色料笔同时并用,染出溶淡效果。

     5、       冲:用一种熔点低的颜色点在另一熔点高的色层上产生冲破效果。




曾 锦 德 艺 术 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