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一
红绿青兰紫,似春以秋为;
莫关寒时花,红雨坠春时。
一九六四年十一月廿一日
其二
积云忽作闪雷声,
雨弹光鞭欲杀人。
岂向瑶台追幻梦,
追幻梦。
还从烈火识真金,
数枝玉叶化灰蝶。
几度铁梅成赤心,
成赤心。
稳似泰山共携手,
陶然一关友情深。
戊申(1968年)仲夏
其三
燕子归来,落脚何处。
红桃绿柳,蒙面纱绸。
斜叶似舞,飞水如流。
紫鹃朝露,狂客悲愁。
宿愿云君,山间逗留。
送尹远去,言语浮泅。
二柱宫灯,
灰烬成了,于心之幽。
了了人情,有始无休。
乙卯之年,一扫墨愁。
一九七五年三月十日
其四
即古
世人不知画里事,真假曲直只为痴。
秋叶落地根须黄,人生梦里枝上栖。
与君共事花红期,携手研墨笑自知。
留下数卷波浪画,身后自有识君日。
一九七五年十月廿六日
其五
集士访贤求儒道法墨成一统,
风呼雨唤要黄河长江遍环中。
一九七六年梅月书数年前对
其六
细雨添红泪,旧园开无主。
烟波渗淡影,草深更荒芜。
收檐泡笔墨,强我哀思处。
山鸟鸣树外,松菊笑君孤。
一九七七年春忆,惪。
其七
鹤立花间意自然,
宠辱不惊老少年。
风自炎凉无媚色,
童心细细结尘缘。
小圃秋来菊犹劲,
手提清水心亦闲。
取境深山无穷色,
减却闹市一可怜。
一九七八年八月十三日
其八
我自飘摇伴幽竹,
一曲清歌舞白云。
一九八零年六月四日
其九
晴晴雨雨浪推雨雨不断,
山山水水风卷水水长流。
一九八零年六月九日
其十
时令倒流终不觉 ,
错问李花是寒梅。
青山当路去来云,
人家酒中唯君知。
但得浮云常伴我,
早夕起舞随梦去。
玉带由天漏不休,
世上能存几多愁。
袅袅亭亭烟外去,
碧血婵娟剑中收。
一九八二年三月廿三日
其十一
宠辱不近身似燕,桃李身边老少年。
如风文章翻页页,泉声沥沥绕九仙。
一九八二年四月廿日
其十二
晴晴雨雨浪推雨雨不断,
山山水水风卷水水长流。
一九八二年六月九日
其十三
坐井一亮蛙蛤哈,龟蛇广游地翩翩。
千里岁月春秋雨,一生宿塌一洞天。
一九八二年七月十八日
其十四
无缘买尺素,不沾丹青边。
因宿涧水下,旁石不低眉。
羽翅暂见衰,秋风年年回。
不怨鹏高逝,低飞照白日。
不改人间流,涧滋万木春。
诗人作笔下,低唱沉铁梅。
灵物不计细,情趣似长知。
宛转声缭缭,本色总难移。
一九八二年八月廿三日中秋前三日螺壳记事
其十五
云过月高天外色,丝丝玉珠收簾中。
纸贵都为后人意,一笔一拖如何从。
一九八二年十月一日(五)中秋
其十六
白发思万丈,红叶满地霜。
清明霏霏雨,青笞笑路旁。
一九八二年十月廿九日
其十七
晨酒入怀转小墨,雾浓复添一青松。
阳光随图开笑脸,笛声悠扬玉梅红。
一九八二年十月卅日晨雾浓
其十八
荷
夏夜香飘清波下,夕阳照我黄花前。
竹
燕迎细雨归,叶剪蜡风吹。
不种珠玉楼,总旁茅篱危。
梅
红白都为世人事,雪中插,花子期?
知
争功无非白骨外,香雅幽中养小志。
秋菊
人人安居秋风中,自得乐趣在秋丛。
一九八三年一月二十二日
其十九
人事可淡可浓尊旧道,
画意不奇不妙反为之。
月下溪流白映雪,
寂寂空山听玉琴。
一九八三年六月二十五日
其廿
篱外黑猪年年食青菜不知甲子,
洞中白鼠夜夜窃红粿自写春秋。
一九八三年八月十九日
其廿一
我在山城,
春日栽花秋写树。
知春秋,
不理春秋。
墨加浓酒,
黑白一盏写作愁。
一九八三年九月五日
其廿二
灰暗重九释节日,儿女共翻陆游诗。
重五解粽重九思,为我子女当识羲。
画工厨存前人文,文中无不记重九。
问儿何以不见菊,儿女共云不见开。
灰暗天上诸神圣,令我三杯不开怀。
其廿三
赠凡弟:
邮检送画还语言,山入峰外云烟从。
一声天上青鸟叫,人在尺五菊杯中。
一九八三年十月十四日,重九,又有“女儿节”的称呼 。
其廿四
笔杖君山梅正红,
松下捻发乐溶溶,
龙缠瘦骨助臂力,
写吾自家四十翁。
一九八三年十月十六日
其廿五
题画构图用浓墨,书赠天技。
笔走楚汉占青峰,
飞奔拼杀一黄龙。
树摇石动全神写,
千年虫鼠食蛀空。
一九八三年十月十四日
其廿六
寒来岩作伴,春兰报岁幽。
一片雪花白,六杯尽画友。
一九八三年十二月十六日
其廿七
奈何春复归来门 ,
风雨洗尽东篱骄。
红日应笑我朝朝青丝变白云,
玉镜更知谁夜夜白纸绣丹青。
笔底百花织采云,
头顶青天星为邻。
一九八四年二月二十日
其廿八
笔杖君山梅正红,松下捻发乐溶溶,
龙缠瘦骨助臂力,写吾自家四十翁。
一九八四年三月九日
其廿九
墨如琴弦笔似弓,心操天地意如虹。
耕耘白纸倒日月,阴阳五色眼耳中。
放天宽则白云显,收朝霞于兔毫间。
任天地之永照兮,收落叶而垂溪边。
一九八五年六月廿七日
其卅
赠三子
风中雨里童眼过,前滩近屋明灭波。
似曾相识燕归来,六一重教奋斗课。
一九八五年十二月三日(晴)画“叶落山争出”及“路漫……”